春日途中作

干禄趋名者,迢迢别故林。春风短亭路,芳草异乡心。
雨过江山出,莺啼村落深。未知将雅道,何处谢知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为了功名离家远行的人,在春日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很多人为了功名利禄,不得不离开家乡远行。"迢迢"二字生动表现出离家的遥远与不舍。

中间四句用春日美景反衬游子愁绪: - 春风中路过短亭(古代送别之地) - 看到异乡的芳草更思乡 - 雨过天晴,山河显现 - 黄莺啼叫,村庄幽深 这些美丽景色本该让人愉悦,但对离乡者来说反而更添愁思。

最后两句道出内心矛盾:虽然追求仕途,但又担心这样会违背自己高雅的情操,更忧虑在茫茫人海中难遇知音。这种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让整首诗在美景中透出淡淡的忧伤。

全诗妙在将春日旅途的明媚风光与游子的落寞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再美的风景,也抚慰不了思乡的心;再好的前程,也弥补不了离家的惆怅。这种复杂情感,正是许多在外打拼者的真实写照。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