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节妇
游丝堕地风不起,灯烬霏霏落江水。
良人一去不可招,形忍为人心作鬼。
黄叶拥篱秋满门,孤儿索果啼黄昏。
三丧欲举况赤手,渤澥捧土成高坟。
白日迟迟常不晓,浮云飞过长空杳。
梦魂泛尽水中萍,血泪滴枯庭下草。
良人一去不可招,形忍为人心作鬼。
黄叶拥篱秋满门,孤儿索果啼黄昏。
三丧欲举况赤手,渤澥捧土成高坟。
白日迟迟常不晓,浮云飞过长空杳。
梦魂泛尽水中萍,血泪滴枯庭下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寡妇在丈夫去世后的艰难生活,情感真挚动人。
开篇用"游丝"和"灯烬"两个意象,暗示生命如风中游丝般脆弱,像灯芯燃尽般消逝。丈夫去世后,寡妇虽然身体还在,心却已如死灰。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她的困境:秋天黄叶堆积门前,年幼的孩子哭着要吃的;家里穷得连办三次丧事都无能为力,就像想用一捧土填平大海那样艰难。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孤儿寡母的凄凉处境。
最后用"白日"和"浮云"比喻时间漫长而希望渺茫,寡妇的悲伤就像水中浮萍无依无靠,眼泪都快把院里的草浇枯了。全诗通过日常景物和生活细节,将丧夫之痛和养育之艰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古代寡妇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