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葛行

夏月行部至雷州,思制一葛且复休。
冬月行部至廉州,思制一裘且复休。
故衣虽穿尚可补,秋毫扰民民亦苦。
先朝不有轩尚书,堕水忍寒却新襦。
千缣万镪入私橐,硕鼠硕鼠心何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朴实的语言,讲了一个古代官员廉洁自律的故事,同时讽刺了贪官污吏。

全诗分三部分: 1.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官员夏天到雷州(广东)想买件葛布衣(夏装),冬天到廉州(广西)想买件皮袄,但每次都打消念头。通过"且复休"(还是算了吧)的重复,突出他克制欲望的样子。

2. 中间四句是核心思想:旧衣服破了还能补,但搜刮百姓就像拔毫毛,会让人民痛苦。这里用"秋毫"比喻微小索取,强调再小的剥削都会伤害百姓。接着用"轩尚书"的典故(明代清官轩輗宁可冻着也不接受新棉衣),树立清廉榜样。

3.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尖锐讽刺:那些把千匹丝绸、万贯钱财装进自己口袋的贪官,就像《诗经》里骂的"大老鼠",质问他们良心何在。用"硕鼠"这个经典比喻,把批判推向高潮。

全诗妙在: - 用穿衣小事引出大道理 - 清官与贪官形成强烈对比 - 语言像聊天一样自然,但讽刺力度十足 - 最后两句像突然拍桌子骂人,让人印象深刻

本质上是在说:真正的官员应该宁可自己吃苦也不麻烦百姓,而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连老鼠都不如。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