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江边草

岸春芳草合,几处思缠绵。向暮江蓠雨,初晴杜若烟。
静宜幽鹭立,远称碧波连。送别王孙处,萋萋南浦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草色茂盛的景象,同时融入了送别的淡淡愁绪。

前两句写春天江岸芳草茂密,让人忍不住产生缠绵的思念。这里用"芳草合"形容草长得又密又高,"思缠绵"则暗示了离别的情绪。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不同天气下的美景:傍晚时细雨中的江蓠(一种香草),雨后初晴时杜若(另一种香草)笼罩在薄雾中;安静时能看到白鹭静静站立,远望则见碧绿的江水与天际相连。这些画面既生动又富有意境。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这里正是古人送别的地方,茂盛的春草一直蔓延到南浦(古人常用来指送别之地)。"萋萋"二字既形容草长得茂盛,也暗示了离别时不舍的心情。

整首诗把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惆怅完美融合,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复杂的情感,读来既清新自然又意味深长。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