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幅画中的鸟雀争斗,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把自然界的残酷和人类社会的竞争联系起来。
前四句直接描写画中场景:老鹰吃小鸟,强壮的小鸟欺负弱小的小鸟。就像现实中强者欺负弱者一样,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画家用画笔生动展现了这种残酷,诗人看到后感到悲哀。
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他由画想到现实,发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处处存在强弱竞争。但诗人最后用一种超脱的态度说:像鸡虫之间的小得失,根本不值得计较。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一种看透世事的豁达。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常见的小场景讲大道理,画面感强 2. 把自然现象和人性联系起来,引发思考 3. 最后表现出一种通透的人生态度,既承认现实的残酷,又劝人不要过于计较得失
就像我们今天看动物世界弱肉强食,再联想到职场竞争、社会不公,最后明白有些小事不必太较真,这就是诗人想表达的思想。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