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秀楼诗为九江陈仲文作

将军楼成九江口,背倚长江面庐阜。
双剑寒光列画图,香炉晓色当窗牖。
一官作镇已三年,鸡犬不惊人晏眠。
案上芸香浮竹简,槛前帆影过江船。
我来正值西风落,南望云松秋万壑。
五老应乘白鹤来,诸公不负黄花酌。
庾亮楼前空薜萝,虎溪明月漾晴波。
一时人物风流盛,千古江山感慨多。
绝壁孤烟净如扫,云锦芙蓉镜中老。
揽秀长歌太白诗,木落江空雁声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九江口的将军楼,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楼宇的壮美和周边的自然风光。

开头点明将军楼的位置——背靠长江,面向庐山,地理位置优越。接着用"双剑寒光"形容山峰的锋利,"香炉晓色"描绘晨光中的香炉峰,通过这两个典型景物勾勒出庐山的美景。

中间部分写将军在此镇守三年,治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案上芸香"暗示主人勤于公务,"槛前帆影"则展现江上繁忙景象。诗人到访时正值秋天,远望庐山云雾缭绕,想象五老峰的神仙乘鹤而来,与友人把酒赏菊,充满浪漫想象。

后段通过对比手法:庾亮楼前的荒芜与虎溪明月的清波形成对照,既感叹历史人物的风流往事,又抒发对江山永恒的感慨。最后以"绝壁孤烟"、"云锦芙蓉"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悠远的秋景图,在雁声渐远中结束全诗,余韵悠长。

全诗将楼阁、山水、历史、人物融为一体,既有对眼前景物的生动刻画,又有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怀,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情感。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明,读来如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