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器近 前词既成,乃连日梅雨,始知节候之有准也。复作一首,用袁去华韵

挂檐雨。
甚尽日、飘萧不住。
小楼静无人处。
忍听取。
绕朱户。
任竹外、斑鸠自语。
无端动人离绪。
又飞去。
高树。
荫浓忽近午。
游春事往,但记省、蹀躞穿花絮。
荒阶惊见绣苔纹,望天涯故人,示知今在何许。
锦书千数。
未若阴晴,到此终堪信据。
闭门寂历朝还暮。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梅雨季节里,一个独居小楼的人触景生情的感受。

上片写雨天景象:屋檐挂满雨帘,整天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空荡荡的小楼里,只有雨声作伴。斑鸠在竹丛外自顾自地叫着,这些声音没来由地勾起了人的愁绪。这里用"忍听取"三个字,生动表现出主人公想不听却又不得不听的无奈心情。

中片时间转到正午:树荫越来越浓,让人突然意识到已到中午。主人公回忆起从前春天出游的快乐时光,那时踩着满地柳絮漫步。可现在台阶上都长满青苔,暗示很久没人来往了。望着远方,不知老朋友现在身在何处。

下片转入感慨:就算收到再多书信,也不如亲身体验这阴晴不定的梅雨天气来得真实。最后"闭门寂历朝还暮"七个字,把一个人关在屋里从早到晚数着日子过的孤寂感,写得特别传神。

全词妙在把天气变化和心情起伏完全融合在一起。雨声、鸟叫、树荫、青苔这些平常景物,在孤独的人眼里都变成了思念的催化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明知道季节会准时来,但每次亲身经历时还是会触动心弦"的生活体验,这种细腻感受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