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阁

峥嵘梵阁碍银潢,且对畦衣问马王。
落日断云连楚粤,缺钟坏像杂梁唐。
英豪已往雄图歇,栋宇犹存古意荒。
惆怅石湖题柱在,倚栏无句独凄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寺庙的荒凉景象,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寺庙高耸入云,仿佛挡住了银河,诗人穿着粗布衣服向马王神像询问历史。这里用"碍银潢"的夸张手法突出寺庙曾经的宏伟,而"畦衣"(粗布衣)暗示诗人朴素的身份。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破败景象:夕阳下断云连接楚粤两地(暗示地域广阔),残缺的钟和破损的佛像混杂着不同朝代的痕迹。曾经的英雄豪杰都已逝去,雄伟的蓝图也消逝了,只剩下这些古老的建筑还留存着荒凉的古意。

最后两句借范成大(号石湖)当年在此题诗的典故,表达自己面对古迹却写不出诗句的孤独凄凉。诗人倚着栏杆,感受到物是人非的惆怅,这种无法言说的落寞比直接描写哀伤更有感染力。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寺庙的破败象征历史的无情变迁,最后落在诗人"无句"的沉默上,让读者更能体会那种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诗中"缺钟坏像"、"栋宇犹存"等具体物象的描写,使抽象的历史感慨变得可感可触。

乐雷发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