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克有主簿沅州竹枝歌四首 其二

沅人健饭无盘蔬,沅土多热无鸡苏。官船自有龙凤茗,试写松风斑鹧鸪。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湖南沅州(今沅陵一带)的民间生活图景,充满烟火气和地方特色。

前两句写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沅州人吃饭很实在,碗里堆满米饭却少见配菜("无盘蔬");因为气候炎热,当地连清凉解暑的紫苏("鸡苏")都难以生长。这两句通过饮食细节,生动展现了当地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百姓朴实的生存状态。

后两句笔锋转到官场:官船上备着龙凤团茶(宋代名贵贡茶),官员们悠闲地品茶写字,模仿名家画鹧鸪(古代文人雅趣)。"松风"既指煮茶声,也暗含风雅之意,与百姓的粗茶淡饭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最妙处在于不动声色的对比:一边是百姓在酷热中艰难求生的真实生活,一边是官员们附庸风雅的享乐场景。诗人没有直接批评,但通过这两组镜头的并置,自然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官僚作风的暗讽。语言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