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老体衰的文人日常生活,充满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知足。
开头两句写老人越来越懒得动弹,书卷乱了也懒得整理,偶尔翻看又随手放下。这种慵懒状态生动展现了年老后的力不从心。
中间四句用三个生活细节勾勒出老人的形象:照镜子时为白发忧愁,校对书籍时感到疲惫(雌黄是古代修改错字的颜料),但也会享受生活的小确幸——站在通风处感受凉爽,透过阳光欣赏窗前的空灵光影。这些细节既有衰老的苦涩,也有闲适的趣味。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老人听说今年庄稼丰收,连贫瘠的田地(洿邪指低洼劣质田)都收获满车。这里突然插入农事喜讯,暗示老人虽然衰老,但仍关心着外界,对平凡丰收感到欣慰,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
全诗像一组生活镜头,没有大悲大喜,真实记录了老年文人琐碎日常中的忧愁与慰藉,让读者看到衰老不仅是体力的衰退,更是一种需要与自我和解的生命状态。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