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仲殊

大道久凌迟,正风还陊隳。
无人整颓纲,目乱空伤悲。
卓有出世士,蔚为人天师。
文章通造化,动与王公知。
囊括十洲香,名翼四海驰。
肆意放山水,洒脱无羁縻。
云轻三事衲,瓶锡天下之。
诗曲相间作,百纸顷刻为。
藻思洪泉泻,翰墨清且奇。
惜哉大手笔,胡为幽柔词。
愿师持此才,奋起革浇漓。
骛彼东山嵩,图祖进丰碑。
再续辅教编,高步凌丹墀。
它日僧史上,万世为蓍龟。
迦叶闻琴舞,终被习气随。
伊予浮薄人,赠言增忸怩。
倘能循我言,佛日重光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仲殊的僧人,主题是劝诫他不要沉迷于写风花雪月的诗词,而应该用才华去弘扬佛法、匡正世风。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翰墨清且奇")先描写社会现状:道德风气败坏,没人能整顿。然后盛赞仲殊的才华——文章写得妙,连王公贵族都欣赏;名声传遍四方,生活洒脱自在;写诗作曲文思如泉涌,笔墨清新独特。这里用"十洲香""四海驰"等夸张说法,突出仲殊的影响力。

第二部分("惜哉大手笔"到"高步凌丹墀")是核心劝诫:可惜这样的大才子,却总写些柔媚的词句。作者希望仲殊能用才华改革浮薄世风,像高山一样树立佛教典范,编写佛学著作,在朝廷弘扬佛法。这里用"东山嵩"比喻崇高地位,"辅教编"指佛学经典。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是作者自谦:说自己也是个浅薄之人,这些赠言让他惭愧。但如果仲殊能听劝,佛教就能重现辉煌。结尾用"迦叶闻琴舞"的典故,暗指即使高僧也容易受世俗影响,再次强调劝诫主题。

全诗用对比手法:一边是仲殊的绝世才华,一边是浪费才华写艳词;一边是社会的败坏,一边是作者期待的佛教振兴。语言上既有"囊括十洲香"这样的瑰丽想象,也有"奋起革浇漓"这样的直白呼吁,在赞美中带着惋惜,在劝诫中透着期待。

孚禅师

孚禅师,号草堂。慧聚寺僧,与苏轼同时。事见《中吴纪闻》卷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