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下浣会同僚游东岩
白云亦世态,随风蜕其缄。
石饴已何许,谁能味其甘。
土偶寂不语,樵牧同此龛。
坎坎击石鼓,归去夸彼谈。
遂使蜡屐人,于此移其贪。
猗桐植翠盖,翳翳当薰南。
琤然激石溜,燕坐心默参。
朝暮岂异理,莫诳狙四三。
暄凉得其适,所讶非瘴岚。
梅花对白发,风前雪鬖鬖。
挥觞属同僚,出语谐酸咸。
犹拘铁汉语,饮之不至酣。
托诗纪曾游,谁将铁为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冬日与朋友游览东岩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富有哲理的生活态度。
诗的开头“羽人脱屣去,古洞留嵌岩”,诗人首先引出了一个传说中的仙人离开古洞,留下了精美的石岩,这里的“羽人”指的是仙人,暗示了东岩的古老和神秘。
接着,“白云亦世态,随风蜕其缄”,诗人将白云比作世间的人情世故,它们随着风的变化而变化,如同人们的态度也随着环境而改变。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变化无常的感慨。
“石饴已何许,谁能味其甘”则是对石质甘甜的描述,同时也象征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暗示了人们寻求心灵之甘的愿望。
“土偶寂不语,樵牧同此龛”描绘了土偶不说话,樵夫和牧童也在同一个洞穴里休息的情景,这场景充满了静谧和平和。
“坎坎击石鼓,归去夸彼谈”则描述了人们击打石鼓后返回,互相谈论自己所见所闻的情景,体现了人们交流的乐趣。
“遂使蜡屐人,于此移其贪”表达了人们在游览过程中改变了贪婪的心态,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
“猗桐植翠盖,翳翳当薰南”描述了翠绿的梧桐树覆盖了南方,为人们提供了阴凉和舒适。
“琤然激石溜,燕坐心默参”描绘了流水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静坐时内心平静,仿佛在思想深处参悟。
“朝暮岂异理,莫诳狙四三”是说早晚没有什么不同,不要欺骗自己,提醒人们保持真实,不要被虚幻所迷惑。
“暄凉得其适,所讶非瘴岚”表达了人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感到舒适,不像瘴气那样让人不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欣赏。
“梅花对白发,风前雪鬖鬖”描绘了在风中梅花与白发相映成趣,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的美丽。
“挥觞属同僚,出语谐酸咸”则是说诗人与朋友们饮酒,言谈中既有风趣幽默也有严肃认真。
“犹拘铁汉语,饮之不至酣”表示尽管人们在语言上还有些拘谨,但饮酒时仍能尽兴畅谈。
“托诗纪曾游,谁将铁为庵”最后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记录下这次游览的经历,并暗示这地方如同铁铸的庵,充满了故事和历史。
整首诗通过对游览过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和世事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