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润州(今镇江)水乡的宁静美景,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河州春茁紫芦芽,绿水清晖弄客槎"像一幅水彩画:河滩上紫色的芦苇嫩芽破土而出,春水泛着粼粼波光,载着游客的小船在水面轻轻摇晃。这里用"茁"字写出芦苇旺盛的生命力,"弄"字则让流水与小船有了互动感。
后两句"十日南风吹未息,残梅犹发短墙花"笔锋一转:连续十天的暖风不停吹拂,墙角的梅花虽然花期将尽,却依然倔强地开着。这里"十日"强调春风持久,"犹"字突出梅花顽强的生命力。
全诗通过芦苇、春水、残梅等意象,展现了江南早春既温柔又坚韧的特质。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流露出对生命力的赞叹和对春天的喜爱。特别是最后残梅的描写,在柔美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整首诗更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