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副郎士达终养

一疏为高堂,非缘松菊荒。白云穷望眼,秋色照归装。

暂束新袍笏,仍娱旧綵裳。金门非忍别,事主日犹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为了回家照顾年迈父母而辞职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温情与责任感。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递辞职信不是为了回乡种地("松菊荒"借陶渊明典故,代指隐居),纯粹是为了尽孝。用"高堂"(父母)、"松菊荒"这些常见意象,让人一眼就明白他的选择。

中间四句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回家场景:他站在高处望着家的方向("白云穷望眼"),带着满身秋色踏上归途。暂时收起崭新的官服("新袍笏"),重新穿上母亲缝的旧衣裳("旧彩裳")。这里"新"与"旧"的对比特别动人,新官服代表事业,旧衣裳象征亲情,选择不言而喻。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不是不想继续效忠皇帝("金门"指朝廷),但尽孝要趁早,效忠来日方长。这种"忠孝难两全"的纠结,现代人完全能共鸣——就像年轻人面临"大城市发展"和"回乡照顾父母"的选择。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邻家大哥在聊天。但恰恰是这种朴实,把"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孝道写得特别接地气。官员放下功名回家尽孝的选择,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