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耿侍郎

给事初为畿县令,姓名直彻阜陵前。
后来佩尽名藩印,死去家无数顷田。
留与道涂歌长者,未调鼎铉合长年。
龚黄只取优称去,更有云台论百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耿侍郎的清官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他清廉正直的一生。

开头说他刚当官时只是京城边上的小县令,但因为政绩出色,连皇帝都知道他的名字。后来他当过大官,管过很多重要地方("佩尽名藩印"),但死的时候家里连一块像样的田地都没有——说明他一生清廉,不捞油水。

中间四句用百姓的角度夸他:老百姓在路上都歌颂他是好人("歌长者"),可惜朝廷没让他当宰相("调鼎铉"是宰相的代称),让他能发挥更大作用。这里用"龚黄"(汉代著名清官龚遂和黄霸)作对比,说耿侍郎比这些历史名臣更值得称赞。

最后一句说历史会记住他,就像汉代云台记载功臣一样,他的事迹会被传颂。全诗通过"生前清贫"与"死后留名"的对比,用老百姓的口碑对抗官场的失意,突出好官真正的价值不在权势财富,而在百姓爱戴和历史铭记。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就像老百姓在茶余饭后闲聊时夸赞一位好官的故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