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宫怨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富家女子的悲剧人生,用第一人称"妾"(我)的视角倾诉。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曾经的幸福生活: 女子出身富商家庭,住在临江的豪华阁楼里。她像燕子一样自由快乐,父兄宠爱她,连婚事都尊重她的意愿。邻居才子宋玉(暗指有才华的追求者)常偷看她,暗示她容貌出众。
2. 命运的转折: 因为美貌被选入皇宫,本以为能永享富贵。但入宫后发现,就算皇帝对她有情,也敌不过陈皇后(指正宫娘娘)的权势。这里用"颊似桃""腰胜柳"强调她的美貌反而成了悲剧根源。
3. 冷宫的残酷现实: 如今被打入冷宫(长门宫),才明白在深宫里,从来不是比谁更美,而是比谁更有权力。最后一句特别扎心——在权力斗争中,美貌毫无价值,甚至不如长得丑的人安全。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强烈的反差:从富家千金到冷宫弃妇,从"珠楼"到"长门",用物质生活的对比凸显精神世界的崩塌。诗人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封建后宫"美貌不如权势"的残酷规则,对女性命运发出深刻叹息。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