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三
小别庐山,惜真面、忘携粉本。
费半日、东涂西抹,徒供一哂。
有客同来吴季子,平生最识周公瑾。
尽从旁、指示颊三毫,心难印。
嘶骑发,装池进。
踪迹远,须眉近。
怕丹青见惯,因疑成信。
他日重飞天上写,诸君但索图中骏。
却翻猜、扇外放翁谁,惊相问。
费半日、东涂西抹,徒供一哂。
有客同来吴季子,平生最识周公瑾。
尽从旁、指示颊三毫,心难印。
嘶骑发,装池进。
踪迹远,须眉近。
怕丹青见惯,因疑成信。
他日重飞天上写,诸君但索图中骏。
却翻猜、扇外放翁谁,惊相问。
现代解析
这首词讲的是作者离开庐山后,想画下庐山美景却画不好的有趣经历,充满了自嘲和幽默感。
上阕(前半部分): 1. "小别庐山"四句:作者刚离开庐山,想画下庐山真面目,却忘了带写生稿本。花了半天时间涂涂改改,画出来的东西只能让人发笑。这里用"东涂西抹"生动表现了画画时的笨拙。 2. "有客同来"四句:同行的朋友吴季子(暗指懂艺术的人)在旁边指点怎么画,但作者还是难以掌握精髓。"颊三毫"指画人物时关键的几笔,说明艺术需要真功夫。
下阕(后半部分): 1. "嘶骑发"四句:虽然人已经离开庐山很远,但画中人的样貌还算接近。这里"须眉近"用局部代指整体,说画得还算像。 2. "怕丹青"两句:幽默地说怕别人看多了他的画,会误以为画的就是真实模样。这是对自己画技的自嘲。 3. 最后六句:说将来要重新画更好的,让大家只看他画中的骏马(代表成功作品)。结果别人反而会惊讶地问:画扇子的人(指作者自己)到底是谁啊?这个结尾特别有趣,用反转的手法说自己的画技差到别人都认不出是谁画的。
全词妙处: - 用轻松幽默的语气讲绘画失败的经历 - "东涂西抹""供一哂"等用语生动形象 - 结尾的反转令人会心一笑 - 展现了文人面对失败时的豁达心态
本质上是通过自嘲画技不佳,表达了艺术创作之难,以及创作者面对不足时的乐观精神。这种自我调侃的方式,比直接说"我画得不好"要高明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