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谢介鹤明府汉西生稿三十二韵
定交已八载,道义互劘切。金陵昔从军,图贼力共竭。
奉檄谋内应,奇士广连结。君时闯鬼门,我亦蹈黥穴。
微服走间道,窟室莅歃血。欲夺万夫关,先凭三寸舌。
果然忠义士,闻言眦自裂。齐愤越甲鸣,各抱鲁连节。
定期迎王师,誓将枭獍灭。吾党有田生,临时有勇决。
夜黑潜登城,杀贼持劲铁。其奈事不成,自此谋亦泄。
同志百余人,就义膝不屈。铮铮张茂才,濒死计用谲。
诬贼为同谋,所指皆雄杰。坐使骈首戮,爪牙自剪截。
当贼闭门索,四面罗网列。田生挈数客,神龙去飘瞥。
未几君亦逸,虎口不遭齧。出险每惊喜,感旧增呜咽。
长揖辞军门,与我遂相别。何期申江游,聚首复欢悦。
君已登仕版,济时异我拙。今年督舟师,防秋励士卒。
寇退叙劳勚,擢职拜丹阙。示我旧诗篇,往事如重阅。
回忆石城门,君逃甚孤孑。感此命名意,令我森毛发。
诗中危险境,一一我能说。《小雅》多哀音,忠爱心如揭。
却念贼势张,时事更杌隉。沧海悲横流,掩掩卷倍愁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战友写给谢介鹤的深情回忆录,用叙事诗的形式记录了他们共同抗敌的生死经历。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生死之交的起源(开头8句) 诗人回忆八年前与谢介鹤在南京从军时结下的友谊,两人曾共同策划内应行动。用"闯鬼门""蹈黥穴"这样惊险的比喻,形容他们伪装潜入敌营的冒险经历。
2. 惊心动魄的战斗(中间24句) 详细描写了起义行动的全过程: - 秘密联络志士("微服走间道") - 田姓勇士夜袭敌城("夜黑潜登城") - 行动失败后百余人宁死不屈("就义膝不屈") - 张秀才临死用计让敌人自相残杀("濒死计用谲") - 谢介虎口脱险的惊险("虎口不遭齧")
3. 重逢的感慨(接着12句) 多年后在上海重逢时,谢已当官,诗人回忆起当年谢独自逃出南京城的场景,仍觉心惊胆战。通过"森毛发"的生理反应,生动传达出劫后余生的震撼。
4. 忧国忧民的情怀(最后8句) 诗人读谢的旧诗时,联想到当下动荡的时局,用"沧海横流"比喻国家危难,表达出深沉的忧患意识。结尾"愁绝"二字,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全诗的魅力在于: - 用小说般的叙事节奏,再现历史现场 - "神龙去飘瞥"等比喻既形象又豪迈 - 通过具体人物(田生、张秀才)展现群体英勇 - 个人友谊与家国情怀自然交融 - 语言质朴但情感浓烈,具有史诗气质
这种用诗歌记录抗战经历的方式,既是对战友的致敬,也是对历史的鲜活保存,让后人能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的血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