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门 献帝

秪为曹侯数贵人,普天黔首尽黄巾。
汉灵早听侍中谏,安得献生称不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汉献帝的悲剧命运为切入点,用通俗的语言讽刺了东汉末年乱世的根源。

前两句直接点明社会动荡的原因:曹操(曹侯)为了掌权频繁废立皇后(数贵人),导致百姓活不下去纷纷造反(黄巾军起义)。这里用"普天黔首"(天下百姓)和"黄巾"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权贵争斗给普通人带来的灾难。

后两句用假设语气说:如果汉灵帝早点听忠臣劝谏(侍中指大臣),怎会让汉献帝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称不辰指生不逢时)。诗人用"安得"这个反问,强化了对昏庸统治者的谴责。

全诗最妙的是用汉献帝的遭遇做镜子,照出了三个历史教训:权臣专权会祸国殃民(曹侯干政),统治者不听忠言自食恶果(汉灵帝拒谏),最终受苦的都是老百姓(黄巾之乱)。短短四句就像一部微型历史纪录片,既有对献帝的同情,更有对治国者的警醒。

周昙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