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邀书楸村给谏蒋师垣上舍同过海粟轩观剧即次见怀原韵
寥泬晴空海外天,清斋兰菊共幽妍。
身辞故国输秋燕,病入西风感暮蝉。
对酒那知蛮曲误,逢场肯厌烛花偏。
黄茆屋底宵如岁,愿废先生半枕眠(施懿琳编校)。
身辞故国输秋燕,病入西风感暮蝉。
对酒那知蛮曲误,逢场肯厌烛花偏。
黄茆屋底宵如岁,愿废先生半枕眠(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愈后邀请朋友看戏的场景,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淡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写景:雨后初晴的天空格外空旷,海天相接处显得特别高远。诗人居住的清净小院里,兰花和菊花一起静静绽放,散发着幽香。这里用"海外天"暗示自己身处异乡,而"兰菊共幽妍"则透露出一种孤芳自赏的心境。
中间四句抒情:诗人说自己像秋天的燕子一样离开了故乡,病中听到西风里的蝉鸣,更添几分凄凉。和朋友相聚时,即便听不懂当地的戏曲也无妨,只要大家在一起开心,就算蜡烛烧偏了也不觉得扫兴。这里"蛮曲误"表明身处异地,语言文化都有隔阂,但真挚的友情能超越这些障碍。
最后两句很暖心:诗人说在自己简陋的茅屋里,漫漫长夜特别难熬,多亏有朋友相伴,才能安心入睡。"愿废先生半枕眠"这句话特别动人,意思是"真不好意思耽误您睡觉的时间",既表达了感激,又显得情谊深厚。
整首诗把病后的孤寂、异乡的疏离感,以及朋友相伴的温暖都写得很真切。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虽然条件简陋,但有你在就很好"的朴素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友情最珍贵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