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节母清芬录
孔圣昔编诗,柏舟录奇节。
煌煌经籍中,千古挹芬烈。
郭家有节母,抗心追前辙。
老处怀清台,日月照高洁。
回忆齐眉时,如宾同冀缺。
忽伤黄鹄寡,五内暗崩裂。
死易抚孤难,含辛志茹檗。
晨先鸡鸣兴,夜后斗转辍。
纺绩治生劳,堂构望子切。
容易孤成立,阛阓推人杰。
货殖坐起家,发身等阀阅。
衔封几度荣,孙曾满前列。
坊表嵯峨高,妇德资圭臬。
不见汉桓嫠,彤史谁敢亵。
旌典古今同,激扬意岂别。
风气日趋新,大防虞溃决。
斯录意何似,狂澜砥柱设。
煌煌经籍中,千古挹芬烈。
郭家有节母,抗心追前辙。
老处怀清台,日月照高洁。
回忆齐眉时,如宾同冀缺。
忽伤黄鹄寡,五内暗崩裂。
死易抚孤难,含辛志茹檗。
晨先鸡鸣兴,夜后斗转辍。
纺绩治生劳,堂构望子切。
容易孤成立,阛阓推人杰。
货殖坐起家,发身等阀阅。
衔封几度荣,孙曾满前列。
坊表嵯峨高,妇德资圭臬。
不见汉桓嫠,彤史谁敢亵。
旌典古今同,激扬意岂别。
风气日趋新,大防虞溃决。
斯录意何似,狂澜砥柱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郭节母的寡妇,如何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最终获得社会尊重的故事。全诗用对比手法,把古代典范和现实人物联系起来,赞美了传统妇德的力量。
开头用《诗经》里著名的"柏舟"篇(讲女子守节)作引子,说圣人都记录这样的典范。接着转入正题:郭家这位守寡的母亲,决心效仿古人。诗人用"怀清台"(象征纯洁)、"日月照高洁"这样明亮的意象,突出她品德的光明磊落。
中间部分最打动人。先用"齐眉""如宾"回忆她曾经美满的婚姻(用"冀缺"这个恩爱夫妻的典故),紧接着"黄鹄寡"(失偶的鸿雁)写出丧夫之痛。"五内崩裂"四个字让读者仿佛听见她心碎的声音。但最精彩的是"死易抚孤难"这句——短短五个字,说尽了单亲妈妈的心酸:死了一了百了,活着抚养孩子才真难。
后面用具体生活细节:比鸡起得早、比星星睡得晚,纺线织布维持生计,把"望子成龙"的期盼写得特别真实。最终儿子经商成功("货殖起家"),儿孙满堂,政府还立牌坊表彰她。结尾处诗人忧心忡忡:现在世风日下("风气日新"),更需要这样的榜样来守住道德底线("狂澜砥柱")。
这首诗最厉害的地方,是把一个普通寡妇的故事写得既崇高又接地气。不用空洞的赞美,而是用"夜后斗转辍"(深夜还在劳作)这样的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最后联系社会现实,让古代故事有了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