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月

野月今宵满,小庭人共瞻。
却愁人去后,残魄独窥檐。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像一幅月夜速写,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间最普遍的情感。

前两句是温馨的团圆画面:今晚野外的月亮格外圆,一家人在小院子里一起赏月。"满"字不仅是说月亮圆,更暗含着团聚的圆满。这种朴实的描写让读者立刻能联想到自家院落的场景。

后两句笔锋一转,带出淡淡的忧愁:诗人已经开始担心团聚之后,当人们散去,只剩下残缺的月亮孤独地照着屋檐。"残魄"既是写月缺,更是写人散后的寂寥。一个"独"字,把物是人非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妙的是诗人用月亮的变化串起整首诗:从众人共赏的满月,到独照空檐的残月,这种自然景象的变化,正好对应着人间聚散的无常。不用直接说思念,但月光的变化已经替诗人说出了所有心事。

这种写法特别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体验——我们都有过团聚时的欢喜,也经历过散场后的冷清。诗人只是把这种人人都懂的感受,用月光这个载体自然地表达出来,所以读来格外亲切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