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冢上亭

冢上为亭鬼莫嗔,冢头人即冢中人。
凭栏莫起存亡意,除却虚空总是尘(同前引《西溪丛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一个奇特而引人深思的视角,探讨了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是如何表达的:

1. 开头“冢上为亭鬼莫嗔”:诗人在一座坟墓上建了一个亭子,提醒那些可能觉得不悦的鬼魂,这个亭子是为人们而建的,不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这里的“嗔”可以理解为抱怨或不满的意思。

2. “冢头人即冢中人”:这句话直接指出,站在坟墓前面的人,最终也会成为坟墓中的一员。这里强调的是生命的自然循环和不可避免的归宿。

3. “凭栏莫起存亡意”:当我们站在这个亭子上,望着四周的坟墓时,不要过于沉迷于生与死的区别。这句话提醒我们,生与死只是时间的两面,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

4. “除却虚空总是尘”:最后,诗人强调了生命的最终归宿。除了虚无之外,所有的事物都会归于尘土。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生命本质的一种看法,即一切终将消逝,只有自然的力量永恒不变。

整首诗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提醒人们正视生命的有限性和无常性,鼓励珍视当下,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变化。

吕岩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