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高洁品格和才华,同时表达了朝廷求贤若渴的期待。
前四句写景抒情:武夷山风景如画,是先生(杜清碧)的居所。山上松涛阵阵,先生在此醉卧安眠。天地间始终保持着清正之气,所以这里的山岩深谷至今仍孕育着神仙般的人物。这里用自然景物烘托出隐士超脱尘世的形象。
后四句用典言志:诗人用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吟诵《梁父吟》、扬雄在西蜀撰写《太玄经》的典故,比喻杜清碧先生虽然隐居但胸怀大才。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说圣明的君主如同日月般光辉,朝廷正虚位以待贤才,暗示像杜先生这样的高人应该出山为国效力。
全诗通过山水、典故的层层铺垫,最终落脚于"求贤"的主题,既赞美了隐士的高洁,又表达了人才应该为国所用的思想,写景、用典、说理自然融合,展现了诗人劝人出仕的良苦用心。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