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岁腊八前一日游焦山遇大雪信宿而返山僧借庵索诗用苏子瞻放舟焦山韵走笔付之

一邱一壑目所眈,何况名胜誇东南。
兹山屡过不一到,望若海上神山三。
穷冬病体幸无恙,裹裘瑟缩如僵蚕。
凿山疑贼灵运惧,有田不归子美惭。
江天万里动寒色,蛟龙百丈蟠深潭。
登山拾给焦洞近,枕流高卧神魂酣。
涛声激石壮心骨,松风入户侵笑谈。
夜来飞雪照岩谷,琼瑶装饰金仙龛。
佳辰腊八适相值,齑粥味胜膏梁甘。
桑阴三宿恐增恋,中泠一酌原非贪。
长歌趁韵才力薄,济胜有具衰年堪。
诗僧高绝况同志,明春再访山中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寒冬腊月游览焦山时遇到大雪,借宿山中并与僧人交流的所见所感。

开篇说焦山是东南名胜,自己多次路过却没好好游览,远看像海上仙山。这里用"神山三"的典故,暗指焦山如同传说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一样令人向往。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冬日景象:自己抱病出游,裹着皮衣还冷得像僵蚕;江天万里透着寒意,蛟龙潜伏深潭。这些比喻都很形象,让读者能感受到冬天的严寒。

最精彩的是雪景描写:夜间大雪照亮山谷,像给佛像镀了层白玉。这里"琼瑶装饰金仙龛"的比喻特别美,把白雪覆盖的佛龛比作玉雕。

最后写与僧人交流:腊八节喝粥比山珍海味还香,虽然想多住几天,但明白不能贪恋。这里透露出淡泊的生活态度。结尾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明年春天还要来拜访,表现出对自然和佛门清净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境很美,通过冬日游山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超脱世俗的情怀。最打动人的是那些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雪中的焦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