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用简单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闲适。
前两句写近景:清澈的河水冲刷着金色沙滩,水流声仿佛就在耳边;细雨斜斜落下,像织布一样交织成朦胧的轻纱,笼罩着远处的尘埃。这里用"漱"字形容水流冲刷沙滩的动态,用"织"字把雨丝比作正在编织的丝线,非常形象。
后两句写春日典型景物:绿杨和红杏在寒食节前后格外相宜(寒食是古代清明节前的重要节日),紫燕和黄鹂的鸣叫声打破了午睡的宁静。"聒"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鸟鸣的喧闹,又带着一丝被吵醒的无奈和惬意,透露出春日慵懒的气息。
全诗通过金沙、雨丝、绿杨、红杏、紫燕、黄鹂等色彩明丽的意象,以及水流声、雨声、鸟鸣声等声音描写,调动读者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春日画卷。诗中既有自然美景,又暗含人的生活情趣(如昼眠),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特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