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旅人匆匆赶路的所见所感,用现代话来说就像是一篇"公路日记"。
开头说昨晚住在南陵,今早就到了芦洲,说明赶路很急。他用"崩波"(奔腾的波浪)形容时间流逝之快,根本留不住。天没亮就出发(侵星),太阳落山还在追着前面的同伴(毕景),这种描写特别有画面感,像快进的旅行vlog。
路上风景很壮观:傍晚云彩像鱼鳞一样层层叠叠,晚风呼呼地吹(猎猎这个拟声词特别带感)。沙尘扬起像黄色雾气,浪花翻飞惊起白鸥——这几句就像用文字拍纪录片,把动态的自然景象写得活灵活现。
但看着看着就伤感起来了。站在船头眺望淮河平原,突然就想家了(荆流指家乡的河流)。平原尽头飘着的炊烟,让他想起家乡的烟火气。这里有个很妙的比喻:情绪变化像季节突然从夏天跳到秋天,形容乡愁来得又急又猛。
最后是灵魂拷问:我以前连家门都不出(宅男实锤),现在怎么跑这么远?都怪自己不像古人那么坚强,才害得自己这么想家。这种自我吐槽特别真实,就像我们发朋友圈说"再也不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全诗最厉害的是把赶路的疲惫、风景的壮美和突如其来的乡愁搅拌在一起,就像旅途中随手拍的照片配上深夜emo的文案,让人既看到美景,又感受到现代人说的"旅行孤独症"。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