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述了诗人杨攀处士的一生和去世后的景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诗人杨攀处士一生都在追求正直的道路,他在做官的时候,多次因为坚持正义而差点丢掉官位。
2. 然而,他去世的时候,他的孩子还很小,周围的人也渐渐疏远了他。
3. 诗中提到新邻居占据了诗人曾经住过的池馆,而长史(可能是指地方官员)在寻找诗人的书籍。这说明诗人去世后,他的生活环境和财产都发生了变化。
4. 诗的最后两句“身贱难相报,平生恨有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他觉得自己身份低微,无法报答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同时对自己一生中的遗憾感到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生平和去世后的景象,表达了对正直、忠诚和遗憾的思考。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真实的人生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