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忆春草轩

最忆当年,膝下承欢,春风草堂。
有桃花堤畔,锦霞晴灿;
游鱼潭底,翠尾悠扬。
一带疏篱,千层怪石,碧映琉璃水一匡。
尤堪忆,是女为君子,学步书房。
可怜无限思量,忍轻送莺花负艳阳。
记北海尊开,歌珠如垒;
东山月上,妆镜浮光。
往事难忘,前因犹在,倚遍庭柯几断肠。
从今后,与登楼王粲,一样思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词像一幅怀旧的老照片,用温暖的笔触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又带着淡淡的伤感。

上片(前半部分)是阳光明媚的回忆: 1. 开篇直接点题"最忆当年",用"春风草堂"四个字就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的老宅院。特别打动人心的细节是"膝下承欢",让人联想到老人和孩子其乐融融的画面。 2. 接着用四组明快的画面展开回忆:桃花堤的灿烂云霞、潭中游鱼摆动的翠绿尾巴、爬满藤蔓的篱笆、层层叠叠的假山,最后所有景物都倒映在琉璃般清澈的水中。这些意象充满流动的光影感。 3. 最温馨的是"女为君子,学步书房"这个细节,可能是回忆女儿小时候蹒跚学步时,就爱往书房跑的情景,既可爱又透着书香门第的雅致。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感伤: 1. "可怜"二字转折,带出物是人非的惆怅。用"莺花负艳阳"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象,反衬出错过美好时光的遗憾。 2. 通过"北海饮酒""东山赏月"两个典故(暗指昔日宴饮游乐的盛况),配合"歌珠如垒""妆镜浮光"这样珠光宝气的描写,展现过去奢华的生活场景。 3. 最后落到现实:"倚遍庭柯几断肠"——靠着院子里的树思念到心痛,决定像古代思乡的王粲一样,把这份思念写成文字。这个结尾把个人情感升华到了古今相通的思乡情怀。

全词最妙的是冷暖色调的交替:上片是明丽的桃红柳绿,下片是清冷的月光镜影,正好对应着回忆的温暖和现实的孤寂。作者把对故园亲人的思念,藏在每一个精致的画面里,让读者既能看见当年繁华,又能感受此刻落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