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岩

龙隐晦冥时莫考,龙骧拿攫迹堪惊。
孔明久卧养全德,老子忽飞归太清。
溪上一天常气胜,洞中六月自寒生。
至人不得无情处,甘泽年年洒百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壮观的"龙隐岩"景象,通过龙的意象表达了自然力量和人生智慧。

开头两句写龙隐藏时的神秘和现身时的震撼:龙在阴暗处隐藏的年代已不可考,但当它突然腾空跃起时,那气势令人惊叹。这里用龙象征自然界强大的神秘力量。

中间四句用两个典故形成对比:诸葛亮长期隐居培养德行("养全德"),老子却突然得道升天("归太清")。接着描写溪流上终年云雾缭绕,而岩洞中六月仍觉寒冷,突出龙隐岩奇特的地理环境。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即便是得道高人也不能对万物无情,所以甘霖年年滋润百城。这里把自然降雨比作"至人"的恩泽,暗喻真正的智者心怀天下,造福百姓。

全诗通过龙的形象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哲理。神秘壮观的龙隐岩景象,最终落脚到对人间关怀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生智慧相结合的巧妙构思。

张田

澶渊人,字公载。登进士第。以欧阳修荐,通判广信军。历知湖州、庐州、桂州,有善迹。神宗熙宁初加直龙图阁、知广州。为人伉直自喜,好谩骂,然临政以清。苏轼尝读其书,以侔古廉吏。卒年五十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