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樊宗亮的画家醉心画竹的情景,展现了他洒脱的个性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前四句用生动的比喻表现樊宗亮画竹的神韵:他性格潇洒,胸有成竹(这里一语双关,既指他心中有数,也暗指他擅长画竹)。画中的竹子像雨后的苍龙影子映在墙上,又像月光下凤凰在空山鸣叫,充满灵动之美。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他创作时的状态:在竹子上题写新诗,字迹如银钩般有力。他醉后挥毫,帽子都掉了也不在意,用端溪出产的珍贵墨砚蘸着浅绿色颜料作画。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他创作时的忘我状态。
最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当初只是乘兴而画,没想到如今再看却让人落泪。这里暗示时过境迁,可能暗含对逝去时光或友人的怀念,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感伤的色彩。
全诗语言形象,通过具体细节展现艺术创作过程,既有对艺术魅力的赞叹,又暗含人生感慨,读来既让人欣赏到画竹之美,又能感受到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