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

春昼迟迟午思清,南窗睡起坐檐楹。
好怀百种与千种,幽鸟三声复两声。
不向江头观卧柳,懒于枝上听啼莺。
门前一任春来去,花落花开总不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的闲适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宁静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下面逐句进行分析:

1. 春昼迟迟午思清 这句描述了春天白昼悠长,午后的思绪格外清晰。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柔和,让人感觉时间过得慢一些,心情也变得格外平静。

2. 南窗睡起坐檐楹 诗人午睡醒来,坐在南面的窗户旁边,这里可以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这种惬意的姿势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3. 好怀百种与千种 “好怀”指的是愉悦的心情,而“百种与千种”形容心情的多变和丰富。这表明诗人午睡醒来后,心情变得非常舒畅、愉悦。

4. 幽鸟三声复两声 接着诗人听到了远处鸟儿的叫声,虽然只是偶尔两三声,但这些声音给宁静的午后增添了生机。鸟儿的叫声轻柔而有节奏,给诗人心灵带来了愉悦。

5. 不向江头观卧柳 诗人没有去江边欣赏垂柳,而是选择留在家中。这个动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另一种选择:享受家中的宁静和舒适。

6. 懒于枝上听啼莺 同样地,诗人不想去听黄莺在树枝间的啼鸣。这里显示出诗人的淡泊和超然,他更愿意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宁静。

7. 门前一任春来去 诗人对外界的春景变化并不在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对自然的不关心,反而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8. 花落花开总不惊 最后,诗人说门前的花开花落都不让他感到惊讶。这句诗强调了诗人心境的淡定,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能够平静地面对自然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感悟,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