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其二

松撼涛声万壑风,桃花随涧落飞红。
明朝试听丝桐去,只恐云山无路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动感的山水画卷,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写景 松树在风中摇摆,像海浪一样发出哗哗的响声,整个山谷都回荡着风声。山涧边的桃花被风吹落,粉红的花瓣像雨点一样在空中飞舞。这里用"松涛""飞红"两个动态画面,让人仿佛听到风声、看到花瓣飘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

后两句抒情 诗人说:明天我想带着古琴(丝桐)去山里弹奏,只怕到时候云雾缭绕,连山路都找不到了。这里藏着两层意思:一是表达对山水美景的向往,想用琴声与自然对话;二是隐隐透露出担忧——或许这份天然野趣太过纯粹,凡人难以真正抵达。就像我们现代人总说"想去深山隐居",但真去了可能连手机信号都找不到。

整体魅力 全诗就像个迷你纪录片:先给你看满屏飞舞的花瓣和摇晃的松枝(视觉+听觉),突然镜头一转,变成诗人对着远山发呆的特写。最妙的是结尾的"无路通",既保留了对神秘的想象空间,又让人会心一笑——这不就是人生常态吗?理想很美,但现实总有点小障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