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其三

昔我窜横浦,佳致未易陈。偶经𥥈头宿,溪山妙入神。

烟波横小艇,疑是古玄真。逝言或生还,孤志良一伸。

别来已十载,念此渴生尘。何当携我辈,径往莫问津。

谨勿思高官,惊忧可悲辛。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过去一段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他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作者回忆自己曾经在横浦(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隐居的日子。他说那里的景色太美了,简直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出来。特别是偶然在𥥈头这个地方住过一晚,那里的溪水和山色美妙得如同仙境。

中间部分,作者看到江上漂着小船,恍惚间以为看到了古代隐士玄真子(唐代著名隐士张志和的号)。这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说就算死了也要争取活着回来,因为这种隐居生活才能实现他内心的志向。

接下来作者感叹,离开那个地方已经十年了,想得都快"渴出尘土"了(用夸张说法表示极度思念)。他多希望能带着志同道合的朋友,直接去那里生活,不用问路(表示对隐居地的熟悉和向往)。

最后两句是警醒:千万别想着当大官,那只会带来让人心惊胆战的悲苦。这是作者在告诫自己和朋友,与其追求功名利禄,不如过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整首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隐居的向往。通过回忆美景、借用古人形象、直抒胸臆等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的劝诫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平淡自由的生活,胜过担惊受怕的富贵。

张九成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