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蟠龙书院

程氏里庐今已荒,尚留书院越溪旁。
一时登进家风远,续古文章姓字香。
野径寻幽先辟路,残碑索读久登堂。
何人更起龙图业,山自高兮水自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的书院,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前四句写书院的现状和历史:程家老宅已经荒废,但书院还在溪边留存。当年这里培养出许多人才,家族学风影响深远,那些传承古风的文章至今仍留有余香。这里用"姓字香"巧妙地把书香和家族荣誉联系在一起。

后四句转到作者的探访:为寻访古迹,先要开辟荒草丛生的小路;为读懂残碑,久久驻足在破败的厅堂。最后发出感慨:谁能重振当年书院培养人才的盛况?但看青山依旧巍峨,溪水长流不息,暗示文化传承就像山水一样永恒。

全诗用"荒废的书院"与"永恒的山水"形成对比,既感叹文化遗迹的衰败,又相信文化精神不会消失。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古建筑残垣时,既惋惜其破败,又感动于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每个热爱文化的人都会产生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