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城西有感简元显
前年出城西,祖饯长者辙。
绿鬓豪伟郎,还镳共炎热。
蜀道非(林本作虽)天涯,暂离非永诀。
况乃赴官期,留者思奋决。
人情殊易堪,信未恶时节。
今晨西城出,景物旧森列。
金莲认高楼,感叹成哽咽。
不见昔年人,还为昔年别。
此别异昔年,骨月心欲折。
此行异昔年,衰蹇方折⑴阅。
聊为稻粱谋,途窘计所拙。
人生足忧患,乐事多歇灭。
连年琼芘卷(林本作苑春),荒寂人迹绝。
况我薄命人,悲辛复何说(自注:庚辰、辛巳国丧。)。
绿鬓豪伟郎,还镳共炎热。
蜀道非(林本作虽)天涯,暂离非永诀。
况乃赴官期,留者思奋决。
人情殊易堪,信未恶时节。
今晨西城出,景物旧森列。
金莲认高楼,感叹成哽咽。
不见昔年人,还为昔年别。
此别异昔年,骨月心欲折。
此行异昔年,衰蹇方折⑴阅。
聊为稻粱谋,途窘计所拙。
人生足忧患,乐事多歇灭。
连年琼芘卷(林本作苑春),荒寂人迹绝。
况我薄命人,悲辛复何说(自注:庚辰、辛巳国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感慨之作,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两次离别的不同心境,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前八句回忆前年的离别:那时在城西送别,送行的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同行的还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大家骑马同行直到酷暑时分。当时觉得蜀道不算远,这次分离也不是永别。况且朋友是去赴任,留下的人也都充满斗志。那时虽然伤感,但还算不上最难受的时候。
中间十二句写现在的离别:今天又来到城西,景物依旧,看到熟悉的金莲高楼不禁哽咽。当年送行的人都不在了,却要重复当年的离别。但这次完全不同——亲人离散让人心碎,自己年老体衰还要奔波谋生,为了糊口不得不踏上艰难的旅途。
最后八句抒发人生感慨:人生总是充满苦难,快乐总是短暂易逝。连年战乱("琼芘"指战火)让繁华之地变成荒无人烟的废墟。像我这样命苦的人,除了默默承受这些辛酸,还能说什么呢?(注:当时正值国丧期间,更添悲凉)
全诗通过两次送别的对比,从"暂时分离"到"骨肉离散",从"意气风发"到"衰蹇谋生",展现了战乱时代普通人的人生困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事件,却已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