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五首 其二
淡日帘栊,嫩寒庭院,深情问有谁知。
宿酲初解,缃缬上花枝。
约略靓妆人影,点春涡、半晕燕支。
朱门侧、栏干倚遍,无地寄相思。
芳期今又过,猩屏掩恨,茸帕缄诗。
正红窗睡重,燕子归迟。
斜搭秋千画索,傍花阴、闲袅游丝。
黄昏近,茜纱银烛,更是恼人时。
宿酲初解,缃缬上花枝。
约略靓妆人影,点春涡、半晕燕支。
朱门侧、栏干倚遍,无地寄相思。
芳期今又过,猩屏掩恨,茸帕缄诗。
正红窗睡重,燕子归迟。
斜搭秋千画索,傍花阴、闲袅游丝。
黄昏近,茜纱银烛,更是恼人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庭院中的孤独与相思,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写景,用"淡日""嫩寒"营造出春日慵懒微凉的氛围。女子宿醉初醒,看到花枝上挂着晨露(缃缬),恍惚间仿佛看到意中人含笑的面容(春涡指酒窝)。她倚遍朱红栏杆,却无处寄托相思,暗示心上人不在身边。
下片转入抒情。"芳期又过"直白道出约会再次落空的失望。她用猩红屏风遮住愁容,把情诗藏在手帕里,这些细节生动展现少女的羞涩与苦闷。窗外燕子迟迟归来,秋千索斜搭着,这些静物描写反衬出她的无聊等待。黄昏点起红烛时,最是惹人愁绪,这个结尾把孤独感推向高潮。
全词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晨光中的庭院,到黄昏的烛影,通过花枝、秋千、燕子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女子整日的相思。语言清新自然,把"想见不能见"的微妙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闺阁女子含蓄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