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其六

懊恼巫山十二峰,高唐欲赋未从容。
当时绿酒银灯夜,恨听高楼明月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

开头两句"懊恼巫山十二峰,高唐欲赋未从容",借用巫山神女的典故,表达一种错失美好事物的懊悔。"巫山十二峰"象征难以触及的美丽事物,"高唐赋"是古代描写男女情爱的名篇,这里说想写却没能从容下笔,暗示一段未能好好把握的感情。

后两句"当时绿酒银灯夜,恨听高楼明月钟"是回忆的画面:在灯火通明的夜晚共饮美酒,却听到高楼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可能象征着时间流逝,或是某种分别的信号。"恨听"二字点出主人公的遗憾——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欢乐时光,如今回想起来却充满悔恨。

全诗用简洁的意象(灯火、钟声、酒宴)勾勒出一个怅惘的回忆场景,把"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种普遍情感表达得含蓄动人。最妙的是没有直接说遗憾什么,但通过"欲赋未从容"和"恨听"的细节,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萦绕心头的追悔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