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行

上有千丈之崖古铁色,下有无底之潭水俱黑,中间小道石
艰涩。
君马南,我车北,狭路相逢何逼仄。
安得来往如康庄,两贤相让无相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紧张又充满哲理的场景:一条险峻的山路上,两侧是陡峭的悬崖和深不见底的黑色水潭,中间只有一条狭窄难行的石头小路。这时候,一个骑马的人向南走,一个驾车的人向北行,两人在窄路上迎面相遇,空间局促得让人进退两难。

诗人通过这个画面,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思考:为什么不能把这条路修得像平坦的大道一样宽敞呢?这样两位有才能的人("两贤")就能互相礼让、顺利通行,而不是彼此阻碍。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用"千丈悬崖""无底深潭""石头小路"等意象,瞬间让人感受到地形的险恶和行路的艰难。
2. 生活哲理:借狭窄山路的困境,隐喻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倡导互相体谅的处世之道。
3. 理想寄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当道路足够宽广时,人才之间就能避免无谓的争斗。

就像现代社会中的交通堵塞,诗人告诉我们:与其在狭窄空间里争抢,不如共同创造更宽阔的"道路"。这种思想在今天的人际交往、职场合作中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