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世俗与高洁品格的思考。
前两句用"野鸭"和"家鸡"比喻不同的人生态度——野鸭自由不羁,家鸡安于现状,说这两种生活方式很难调和。"虎溪泉石满尘埃"则用被污染的溪水象征世俗的浑浊。
后两句笔锋一转,赞美像中流砥柱一样在浊世中坚守节操的人。特别提到陶渊明,说即使有这样的榜样,也难以挽回世风日下的趋势。这里的"挽不来"既表达无奈,也暗含对陶渊明崇高品格的敬仰。
全诗通过"野鹜/家鸡"、"泉石/尘埃"、"砥柱/颓波"等多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最后落在陶渊明这个具体形象上,让抽象的品格讨论变得可感可知。诗人似乎在感叹: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保持高洁品格实在太难了,连陶渊明这样的典范都难以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