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没

浣花溪头花不如,富春江上树犹疏。
世情已落金张外,生理聊凭枣栗馀。
鹳鹤栖迟丛莽杂,鱼龙窟宅大江虚。
虞卿懒作千秋事,灭没穷愁旧著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看透世情、甘于清贫的文人形象,充满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景:浣花溪(成都杜甫草堂旁)的花已经凋零,富春江(东汉严子陵隐居处)的树木稀疏,暗示繁华褪去、只剩萧索。这里暗用两位历史隐士的典故,为全诗定下基调。

三四句直抒胸臆:世俗名利(金张指汉代权贵)已与我无关,生计就靠枣树栗树勉强维持。这种清贫自守的态度,与当时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五六句用动物喻人:鹳鹤(高洁之鸟)只能栖息在杂乱的草丛,鱼龙(有才能者)的容身之处竟是空旷的江面。暗示贤者失位、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

最后两句借历史人物明志:战国虞卿宁可放弃相位也要著书立说,诗人表示自己也要像他一样,在穷愁中坚持写作。"灭没"既指物质生活的湮没无闻,也暗含精神世界在著述中的永恒。全诗在自嘲中透着傲骨,在困顿中坚守文人操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