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其四

机上回文织更乱,对镜理发梳已断。
心绪千万端,相较不可半。
与君初见日,百计来诱之。
朝贻同心佩,暮结连理枝。
百年尚苦短,三生爱宠无尽时。
名花习见不如草,君心已变妾未晓。
尚持旧爱逢君嗔,拂袖另觅如花人。
故人岂比新人恶,毕竟故人命太薄。
不怨鸩鸟误,不恨野鹜欺。
只怪当时妾无主,刚肠轻被柔情移。
妾自为君守晚节,但愿新人莫如妾。
红颜不作白头吟,留与千秋有情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被抛弃的女子的内心独白,用非常直白又充满画面感的语言,道出了爱情从甜蜜到变质的全过程。

开头用两个生活细节就让人感受到她的痛苦:织布时思绪乱到织不出花纹,梳头时连梳子都梳断了——这些夸张的描写让我们立刻明白她内心有多煎熬。她说自己的心乱得像千万根线头,连一半都理不清。

接着回忆甜蜜的过去:当初男子百般追求,早上送定情信物,晚上就发誓要永远在一起。那时候觉得一辈子都不够,恨不得约定三生三世。这里用"百年尚苦短"和现代人说"一辈子不够爱你"是一个意思。

但转折来得突然:男子变心就像看惯了名贵花朵反而喜欢野草。最扎心的是这句"君心已变妾未晓",她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当她还想用旧情挽回时,对方已经甩袖子去找新欢了。

后面她说的话特别让人心疼:不怪第三者插足,只怪自己当初太容易动心。现在选择体面退场,只希望新欢别像自己这样痴情。最后两句最绝:她不愿像卓文君写《白头吟》那样哭闹,而是把这段感情留给后人唏嘘——这种克制反而更显伤痛。

全诗就像在看一部古代版爱情电影:追求时的浪漫、变心时的残酷、被抛弃后的自我反思,都用厨房织布这些日常场景来表现,让现代人也能感同身受。特别是最后不吵不闹的态度,比大哭大闹更有力量,道出了爱情里最痛的真相:变心没有道理可讲,深情往往输给新鲜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