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香 题九畹芝兰图

湘岸遗馨。
托芳根九畹,尺幅丛生。
素枝自摇绿叶,色秀香贞。
只合松筠为友,更吹来、林下风生。
何须畏霜雪,馥郁长依,谢傅阶庭。
墨痕凝蕙露,写苔苍藓碧,秋芜春荣。
放怀楚客,千古犹寄幽情。
可是西风江上,尚依稀、杜若芳汀。
瑶琴乍成曲,鹤唳长空,石濑泠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兰花的诗词,名为《国香 题九畹芝兰图》。让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词的魅力。

首句“湘岸遗馨”,描述了湘水岸边留下兰花的香气。湘水是中国湖南的一条重要河流,而兰花自古便是高雅的象征,其香气独特而持久。“遗馨”二字,让人仿佛置身于兰花丛中,感受到那淡雅而悠远的香气。

接下来,“托芳根九畹,尺幅丛生”,描绘了兰花扎根于九畹之地,繁盛生长的场景。“九畹”是古代对兰花种植地的美称,这里用九畹来强调兰花的高雅和珍贵。“尺幅丛生”则展现了兰花的繁盛和生机。

“素枝自摇绿叶,色秀香贞”,描述了兰花的形态和气质。素净的枝条在绿叶中摇曳,色彩秀丽,香气清幽而持久,展现出兰花高雅而坚韧的品质。

“只合松筠为友,更吹来、林下风生”,以松竹比喻兰花的品格,赞美兰花与松竹一样高洁。同时,“林下风生”也描绘了兰花在风中摇曳的美丽景象。

“何须畏霜雪,馥郁长依”,表达了兰花不畏严寒,依然芬芳长存的特点。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兰花都能保持自己的香气和美丽。

“墨痕凝蕙露,写苔苍藓碧,秋芜春荣”,描绘了兰花的画中景象。笔墨所到之处,凝聚着如晨露般的清新,与碧绿的苔藓交相辉映,无论是秋天还是春天,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放怀楚客,千古犹寄幽情”,表达了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古代的楚地人就有赏兰的习惯,“放怀”即是放心、尽情地去欣赏和感受兰花的美。“千古犹寄幽情”则表达了人们对兰花千年不变的喜爱和敬仰。

最后的几句,“可是西风江上,尚依稀杜若芳汀。瑶琴乍成曲,鹤唳长空,石濑泠泠”,描绘了作者眼中的景象和情感。江上的西风还带有杜若花的芳香,琴声悠扬,鹤在长空鸣叫,石间流水泠泠。这一幕幕景象,都与兰花的美息息相关,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总的来说,《国香 题九畹芝兰图》是一首赞美兰花的诗词,通过描绘兰花的形态、香气、品格以及画中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兰花的高洁、坚韧和美丽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