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老诗人在山中与友人告别时的复杂心境,通过自然景象与身体衰老的对比,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篇"江天云物已凄凄"用阴沉的天空暗示离别氛围,老人感叹自己时日无多("老去应多少日思")。接着用"荒稗满田"和"夕阳迟"两个画面:秋收后的田野长满杂草,夕阳迟迟不肯落下,既写实景又暗喻生命进入晚期的荒凉感。
五六句用生活细节写衰老:眼睛昏花到看书时才察觉,白发增多也不是照镜子发现的。这种不经意间的发现,比直接说"我老了"更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衰老是悄然而至的。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即便病弱拄着拐杖,也要赴山中与老友的约定。这个倔强的结尾特别动人,展现了老年人对友情的执着,就像阴云中透出的一线阳光,让整首诗的苍凉感中透出温暖。诗人用"力疾""杖藜"这些词强调行动艰难,但"犹可起"三个字又突出了决心,让读者看到人性中可贵的精神力量。
韩奕
(1269—1318)元绍兴路萧山人,徙钱塘,字仲山。武宗至大元年授杭州人匠副提举。迁江浙财赋副总管。仁宗延祐四年进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