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社杂咏①二十四首(迎妇)

赘婿为儿妇是家,还怜凿齿擦蕉花。
何如高架迎归去,偕老相期礼自嘉(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原住民部落中独特的婚俗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前两句"赘婿为儿妇是家,还怜凿齿擦蕉花"说的是:男方入赘到女方家生活("赘婿为儿"),夫妻共同经营家庭("妇是家")。其中"凿齿"是原住民成年礼的习俗,"擦蕉花"可能是用香蕉花汁液染齿的细节,展现了部落特有的文化传统。

后两句"何如高架迎归去,偕老相期礼自嘉"描写婚礼高潮:新人站在高高的竹架(可能是婚庆用的装饰性建筑)上举行仪式,众人祝福他们白头偕老。这种独特的迎亲方式("高架迎归")既庄重又喜庆,体现了部落对婚姻的重视。

全诗通过入赘婚俗、成人礼细节、高架婚礼三个典型场景,生动展现了原住民淳朴自然的婚姻观。诗人用"怜""嘉"等字眼流露出对异文化的欣赏态度,让读者感受到不同民族婚俗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