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十 石上流泉

琴曲虽誇妙手弹,远输云底响珊珊。
静无纤垢侵金镜,时有轻飔触玉盘。
呜咽张良言未用,潺湲孙楚枕应寒。
寻思堪惜清泠色,流入沧溟便一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石上流泉旁感受到的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慨,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首联用对比手法,将人工弹奏的琴曲与天然泉声相比,突出泉水的灵动悦耳。"云底响珊珊"让人联想到泉水从高处落下,声音清脆悠远,比人为的音乐更打动人心。

颔联用精巧的比喻写泉水之清澈和流动之态。把平静的水面比作"金镜",纤尘不染;把流动的泉水比作"玉盘",微风拂过泛起涟漪。这两个比喻既写出泉水的纯净,又表现其动态美。

颈联转入历史典故,借张良、孙楚的故事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张良曾向刘邦献策未被采纳,孙楚枕石漱流显示高洁,这里暗示诗人自己也有未展的抱负和孤寂的心境。

尾联点明主旨:清澈的泉水最终汇入大海,暗喻高洁之士终将湮没于世俗。一个"惜"字透露出诗人对清高品质难以为继的惋惜,也隐含着对现实无奈的感叹。

全诗以泉水为线索,由景入情,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巧妙融合。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泉水之美,又借泉水表达自己的志向和遗憾,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