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女幼归儒家因婿无籍沦于塞下闻而有感

曾向邻居共疑纱,裁云咏絮斗芳华。香沾绣帙同分线,春暖妆台互送花。

漫说罗敷原有婿,可怜蔡琰竟无家。于今辫发垂双耳,紫塞斜阳泣暮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邻居家的女孩从小和诗人一起长大,两人像姐妹一样亲密无间。女孩长大后嫁入书香门第,本该过上幸福生活,却因丈夫没有户籍而被流放边疆,命运急转直下。

前四句用温馨的日常画面展现她们少女时代的友情:一起在纱窗下说悄悄话,比试裁衣作诗的才艺,分享绣花线,互赠春日鲜花。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两个女孩纯真美好的情谊。

后四句突然转折,用"罗敷"(古代美女,代指已婚女子)和"蔡琰"(东汉才女,曾被掳到匈奴)两个典故形成强烈对比:本该像罗敷那样安稳生活的女子,却落得蔡琰般流落异乡的结局。最后两句画面感极强:曾经精致的女孩如今在边塞垂着异族发辫,在夕阳和胡笳声中哭泣。通过今昔对比,突显命运的无常。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美好被摧毁"的悲剧感:用前半段的温馨衬托后半段的凄凉,让读者更能体会女子遭遇的不幸。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细节和意象引发共鸣,这是古典诗词"含蓄动人"的典型表现手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