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春 湖夜(壬午)
常在最高楼上坐,日夕见西湖。
画船载妓芳游遍,过夕阳、徐歇笙歌。
波影凄迷,山沉云树,城锁烟芜。
钟声近寺应多。
林外躁栖鸟。
夜深三里五里,缓步寻吟,觅醉无徒。
梦逐梅花偏冷,人看皎月同孤。
画船载妓芳游遍,过夕阳、徐歇笙歌。
波影凄迷,山沉云树,城锁烟芜。
钟声近寺应多。
林外躁栖鸟。
夜深三里五里,缓步寻吟,觅醉无徒。
梦逐梅花偏冷,人看皎月同孤。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湖边高楼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孤独与淡淡的忧伤。
上片写白天到傍晚的湖景。主人公经常坐在高楼上,看着西湖从早到晚的变化。画船载着歌妓游遍湖面,直到夕阳西下才渐渐停下歌舞。这时候湖面波光朦胧,远山隐没在云雾中,城墙外的草地笼罩着薄雾。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繁华过后的寂寥氛围。
下片转入夜晚的描写。附近寺庙的钟声惊飞了林中的鸟儿,更显出夜晚的寂静。主人公独自在夜色中漫步,想找个人一起喝酒吟诗都找不到。最后两句特别动人:梦中追逐的梅花(象征高洁)却让人感到寒冷,抬头看月亮时,发现月亮和自己一样孤独。这里用梅花和月亮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清冷。
整首词通过时间推移(从日到夜)和空间转换(从高楼到湖边漫步),把湖景的美丽与个人的孤独巧妙融合,让人感受到一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惆怅。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