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两种植物的对比,讲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价值不在于外在位置,而在于内在本质。
开头用"蕨薇"和"松柏"打比方:山巅的蕨薇(一种普通野菜)长得再高也超不过蓬蒿(杂草),而长在山涧底的松柏,经过岁月沉淀反而能直冲云霄。这里用"生山巅"和"生涧底"形成强烈反差——一个在高处却矮小,一个在低处反而高大。
后三句是点睛之笔:植物的禀赋(内在特质)本就不同,何必非要往高处攀附呢?诗人其实是在说人——有人像蕨薇,即便站在高位也难有作为;有人像松柏,起点低却靠实力突破局限。"托身奚必高"这句尤其精妙,直指现代人常犯的误区:盲目追求高位,却忽略了修炼自身。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景物揭示人生哲理,就像在说:别总盯着别人的起跑线,重点是你是什么材料。松柏般的品质,放在哪里都能发光。这种"反内卷"的智慧,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黄大受
黄大受,字德容,自号露香居士,南丰(今属江西)人。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遗著《露香拾稿》,于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其子伯厚仕鄞时,请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