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赞美了杏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前两句"浅注胭脂剪绛绡,独将妖艳冠花曹": - 把杏花比作用淡淡胭脂染红的薄纱,形容花瓣娇嫩透亮 - 说杏花在百花中独树一帜,艳冠群芳
后两句"春心自得东君意,远胜玄都观里桃": - 说杏花天生就懂得迎合春神的心意(东君指春神) - 认为杏花比玄都观里著名的桃花还要出色(玄都观是唐代著名道观,以桃花闻名)
全诗亮点: 1. 用"胭脂"、"绛绡"等女性化妆品的比喻,赋予杏花柔美的气质 2. "妖艳"一词大胆直白,突出杏花张扬的美 3. 通过和名贵桃花对比,更凸显杏花的出众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外形描写到品格赞美的升华
诗人没有直接说"杏花真美",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巧的比喻和对比,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杏花那种既娇媚又自信的独特气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